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 未来要重点打造“三基地两中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记者 陈雨康
商务部、浙江省人民政府11月25日发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11月27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有关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建设方案》明确,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以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离岛片区、舟山岛北部片区、舟山岛南部片区为基础,统筹宁波片区,加强区内区外联动。《建设方案》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经验进一步拓展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优质蛋白等大宗商品,重点打造“三基地两中心”,即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工基地、海事服务基地,以及贸易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大宗商品领域全产业链、集成式改革。
舟山市委副书记、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副主任梁雪冬表示,下一步,舟山将举全市之力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开局起势。巩固优势,重点要把现有油气全产业链模式延伸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提升能力,重点要提升舟山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支撑,重点要加强金融服务、数字改革和风险防控方面的保障力度。集成创新,重点要提升制度创新力、开放协同力。
下一步,浙江将在商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构建“1+2+N”的省市配套政策体系,落实落细中央有关部署。
把现有油气全产业链模式延伸至大宗商品全产业链
《建设方案》明确,力争到2030年,围绕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特色功能岛,储运规模稳步扩大,精深加工链条不断延伸,贸易交易生态趋于完善,海事服务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粮食、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功能完备的大宗商品储运、加工、海事服务基地和贸易、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据梁雪冬介绍,舟山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T”字型交汇处,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
区位优势方面,舟山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畅通“双循环”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节点。海洋资源上,舟山拥有大小岛屿2085个,总岸线有2440公里,适合开发建港的深水岸线达280多公里,占全国近1/5,能满足10亿吨级以上大港建设需要及40万吨级大型散货船常态化作业。大宗商品产业特色方面,自贸区挂牌以来,舟山聚焦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已建成国内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油品储存能力超3800万方,已建、在建LNG项目年接收能力超2500万吨,占全国25%以上;建成全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年加工能力4000万吨。
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于2017年,2020年扩区,扩区后涵盖范围包括舟山片区、宁波片区、杭州片区和金义片区。据介绍,在制度创新体系上,舟山通过7年集成改革探索,累计形成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330项,全国首创146项,全国复制推广32项,首创率和复制推广率均走在全国前列。
《建设方案》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经验进一步拓展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优质蛋白等大宗商品,重点打造“三基地两中心”,即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工基地、海事服务基地,以及贸易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大宗商品领域全产业链、集成式改革。
“巩固优势,重点要把现有油气全产业链模式延伸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梁雪冬表示,下一步,舟山将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性、集成性谋划,分别制定“两中心三基地”专项发展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目标。聚焦提升大宗商品全球资源链接力,统筹实施大宗商品储备、精深加工、贸易交易、海事服务等系列提升行动。打造绿色石化拓展区、铁矿石及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粮食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平台,并谋划、引进和落地一批重点产业项目。
提升浙江大宗商品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影响力
自2017年设立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并逐步拓展到大宗商品其他品类。具体来看,浙江建成了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基地,油品储存能力达全国五分之一;建成了油气吞吐量、铁矿石吞吐量均居全国首位的大宗商品枢纽大港;深化保税船用燃料油集成式改革,推动宁波舟山港跃升为全球第四大加油港;围绕大宗商品定价,发布了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低硫燃料油价格指数等。
浙江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韩杰表示,《建设方案》的出台,为浙江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推进舟山、宁波深化开放,推动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的开放创新,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提供了方向指导。通过国家赋能,有利于发挥舟山、宁波片区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两大片区的深度联动,并带动周边区域,共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实现国家战略在浙江的落地,全面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
“浙江将在2020年国务院批复的油气全产业链赋权方案的基础上,持续围绕油气全产业链,提出一批新的改革创新举措,如支持以加工贸易方式开展生物燃料油混兑调和与出口业务,创新开展绿色甲醇、液氢、液氨等新型船舶燃料加注,进一步提升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综合能力;加快推进宁波石化产业基地和舟山拓展区建设,延伸发展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中下游产业。”韩杰表示。
建设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心、交易中心是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两个重点领域。韩杰表示,贸易中心建设方面,浙江将重点聚焦通关便利化、金融服务、人才流动等领域。比如,推进保税监管创新,结合智慧海关建设推进大宗商品监管模式创新。推动更多大宗商品等领域的外贸主体使用电子贸易单据,带动贸易数字化发展。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数字化手段服务新型离岸贸易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组建大宗商品的专业性服务团队。
在交易中心建设上,韩杰说,浙江将重点聚焦期现货交易、保税交割、资金进出等领域,推动构建多层次的期现货市场和高水平交易模式。比如,支持围绕大宗商品开展现货交易、海运提单交易、数字仓单交易等业务。完善大宗商品保税交割体系,推动境内期货交易所优化交割库的布局、扩大交割库的规模,带动大宗商品资源集聚。允许境外经营主体使用区内现货交易平台开展交易,加快构建国际化交易平台等。
宁波:初步谋划未来5年项目 总投资超700亿元
宁波片区是这次大宗商品的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主体之一。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叶苗表示,按照《建设方案》赋予的目标定位和任务要求,结合宁波片区的资源禀赋、开放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开展系统谋划。目前,宁波基本形成了本地化的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6大提升行动具体任务,细化了30余项分阶段分步骤任务清单,同步形成了重大项目清单和制度创新清单,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初步谋划了未来5年的大宗商品储备设施项目和集疏运项目,总投资估计超700亿元。
未来,宁波将重点在“三个新”上发力,利用数字化来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建设。
叶苗表示,下一步,宁波将加快推进新基建。围绕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服务环节,完善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区块链、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专业园区推进5G应用全覆盖,加快传统大宗商品仓库数字化、可视化改造,新建一批智慧仓库。着力打造新平台。聚焦重点品类,建设油气、新能源原材料、有色金属、冷链蛋白等专业大宗商品数字贸易平台。同时,宁波还加大了三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分别是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平台、港口第三方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和大宗商品离岸贸易跨部门协同监管综合服务平台。持续优化新服务。深化大宗商品现货与期货市场联动,优化交割仓库布局,提升交易交割服务能力。探索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和服务规则创新,推动国际铁路运输单证、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