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央行开展国债借入操作有了新进展。
7月5日有消息称,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据多家媒体求证,央行确认该信息,目前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上述消息发布后,国债现券收益率短线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024收益率上行0.85BP报2.2690%,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3上行1.05BP至2.4760%。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于7月1日宣布,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据悉,今年以来,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3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至2.5%下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创20年来最低。
长债收益率过度下行
对于一季度国债收益率的阶段性下行,央行曾予以回应,指出“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长期经济增通胀的预期,同时也受到无风险资产相对缺乏等因素的扰动”。一般而言,长期利率与名义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同方向变动,在增长中枢下移的情况下,长债利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增长和通胀的真实反映。但今年以来长债收益率的过度下行,更多体现出金融市场对未来走势预期的不确定性与资产价格之间的相互反馈。
事实上,央行一再指出,需要按照“黄金法则”引导利率水平维持在合理区间。所谓黄金法则是指将实际利率维持在基本或略低于经济的潜在增速水平。而近三年来,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仍能基本维持在5%的水平,而目前10年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均低于2.5%,与经济增长并不匹配。自2023年3月开始,CPI同比增速长期位于1%水平之下,而物价的低位,也是导致长期利率过度下行的重要原因。4月下旬,央行已经开始提示长债利率过度下行的风险,释放了预期引导信号,随后10年国债收益率在稍许上行后进入到横盘阶段并于6月下旬再度触及到2.2%左右的水平。央行在此时发布公告,也是一种对收益率进行预期管理的方式。
今年以来,央行通过几次预期引导,向市场传递了希望形成正向收益率曲线,并引导收益率适度上行的信号。本次央行再度向市场释放了一次“警告”,预计长债利率将会改变前期趋势,转而震荡上行。未来部分金融机构或将继续实施拉长久期、加大杠杆、增厚收益的债券配置策略,试图依靠期限更长债券具有更高凸性的优势,获得超额收益。而央行仍将出于保持利率稳定的考虑,进行风险缓释和预期引导。
目前来看,央行若要更有力地防控长债利率下行风险,还需与财政部门加大协调配合,共同发力,此外还需要考虑卖出数量、卖出价格、期限结构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央行买卖国债的主要考量,仍是提高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利率走廊的效果。展望后期,金融机构应针对长期利率上行做好应对,提前缓释部分风险,不可盲目拉长久期,长期利率有望在适度上行后企稳。
国债借入是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不少人士对国债借入操作颇为疑惑,并为此采访了多名债市专家。期货国债首席分析师孙玉龙告诉记者,央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可以理解为,后市可能会通过“融券卖出”的政策行为干预当前过低的长端国债收益率。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借入国债有一定成本且到期需要归还,因此,对于国债借入方来说,只有国债价格下跌(对应到期收益率上行),借入方才会产生利润。因此,市场通常认为,债券借入方本质上是债券看空方。因此,央行宣布即将进行国债借入操作之后,债券市场收益率快速上行,国债期货大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后,后续可以将这些国债再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进而压低相关国债市场价格,推升相关国债收益率。这是本次公告发布后债券收益率出现大幅上升的原因。
“本质上还是要引导国债收益率上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熊启跃坦言。此前央行主管报纸《金融时报》曾援引市场人士表示,从近年市场正常运行情况看,2.5%至3%可能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另据不完全统计,4月初以来,央行通过自身或媒体已经至少九次提示长债收益率相关风险。
本文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评论员:胡光旗)、财联社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