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证历史!刚刚,超1000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又见证历史!刚刚,超1000亿元!)
在中央汇金加大ETF增持力度的重磅喊话声中,股票ETF市场迎来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时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华夏上证50ETF总规模超过1022亿元,由此成为继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之后,国内股票ETF历史上第二只规模站上千亿的ETF产品。
华夏上证50ETF诞生于2004年年末,是我国首只股票ETF,也一路见证了国内股票ETF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自去年10月下旬汇金宣布增持ETF以来,多只宽基ETF规模呈几何级增长,华夏上证50ETF作为全市场重要宽基ETF的代表,今年以来规模大增219.37亿元,增幅接近30%。
展望未来,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股票ETF规模增长的步伐仍将持续,借鉴海外市场发展经验,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市场也有望逐渐步入被动投资超越主动投资的大时代。
华夏上证50ETF规模
正式突破千亿大关
2024年是国内股票ETF市场发展的第二十个年头,在这一值得纪念的年份,股票ETF市场又迎来了第二个千亿级产品。
2月6日晚间,上交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华夏上证50ETF总规模达到1022.32亿元,突破千亿大关,由此成为继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之后,第二只规模站上千亿大关的股票ETF。
华夏上证50ETF成立于2004年12月30日,并于2005年2月23日正式上市,是我国首只股票ETF,也由此开启了国内股票ETF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本身的规模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股票ETF市场的发展趋势。过去几个月,在“国家队”资金多次出手增持之下,华夏上证50ETF今年以来规模大涨219.37亿元,增幅达到27.32%。拉长时间看,过去一年,华夏上证50ETF规模增幅更是逼近80%。
谈及两只股票ETF规模相继突破千亿背后的驱动因素,格上理财研究员毕梦��认为,目前A股市场波动较大,单独投资某一个股的风险较大。而ETF产品有着费率低、风险分散、跟踪透明等特征,并且解决了可投资性以及投资容量的问题,受到了投资者的喜爱。沪深300以及上证50高度集中了我国经济转型期新经济和传统优势行业的领军企业,成为了投资者青睐的优质标的。
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黄威看来,沪深300及上证50ETF规模接连突破千亿大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欠佳,促使投资者转向低费率、持仓分散及风格稳定的被动指数基金,尤其是兼具交易和配置功能的ETF产品。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震荡下行,A股估值降至历史低位,长期配置价值凸显,部分投资者借助ETF逆向布局,博取市场反弹修复机会。在当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主线及风格尚未明朗的背景下,作为跟踪市场主流宽基指数的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能够更好地分散投资风险,因此受到众多资金的青睐。此外,部分市场稳定资金也通过买入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来稳定市场,推动其规模进一步扩张。
“在1月整体市况较弱的背景下,A股市场热点围绕着央国企、高股息资产展开。上证50指数央国企含量高、股息率高、估值较低,吸引市场资金关注,且1月表现较为抗跌,也助力规模扩张。”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徐猛如此总结华夏上证50ETF近期“吸金”的原因。
被动投资时代来临
“宽基”ETF近期受宠
国内两只“千亿级”股票ETF,均诞生于宽基ETF领域,引发市场关注。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5日,全市场209只宽基ETF规模达到9579.85亿元,超过了9500亿元大关。这一数据比2022年底增长3879.98亿元,增幅达68.07%,显示出宽基ETF这一年多时间里强悍的“吸金”能力。
宽基ETF中“大块头”颇多。截至2月5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达到1578.87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规模也突破900亿元大关。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华夏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规模均超500亿元。
对此,徐猛表示,宽基ETF能够分散投资风险,避免持仓过度集中在某个特定行业或领域。尤其对于中长期资金和机构投资者来说,配置宽基ETF是一种稳健的投资策略,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同时,宽基ETF通常具备较高的容量,能够承载大体量资金的长期布局需求。在他看来,中长期资金对宽基类ETF底仓配置的需求,或将进一步催化宽基ETF的扩张趋势。
黄威也认为,一方面,相较于行业主题ETF,宽基ETF的持仓通常更广泛,且组合风险分散程度更高,有助于降低某一特定行业或主题的大幅波动风险,表现也更加平稳,能够满足更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在当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主线及风格尚未明朗的背景下,宽基ETF能够更好地分散投资风险,因此也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一方面是‘国家队’入市救场,只有宽基ETF的规模能支持这么大的资金体量,华泰柏瑞沪深300、华夏上证50ETF的第一大持有者也均为中央汇金。另一方面,行业类、主题类ETF 2023年收益表现并未达到预期,白酒、房地产、芯片等行业类ETF全年跌幅较大,行业主题机会并不明朗。”盈米基金研究员李兆霆表示。
格上理财研究员毕梦��认为,近一年,宽基ETF吸引了较多的资金,主要与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投资者需求和国有资本流入相关。2023年,国有资本多次买入宽基ETF。宽基指数最大优势在于其分散风险的优势,波动相对更小。让投资者可以免去选股和“黑天鹅”的烦扰,也不用挑选行业主题和赛道。当前市场处在底部区间时,宽基ETF是一种较为简单高效的投资工具。
股票ETF规模近1.5万亿
未来仍是“星辰大海”
自2004年12月我国第一只股票ETF产品——上证50ETF诞生以来,20年来中国ETF产品从品种到规模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5日,国内ETF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股票ETF(不含跨境ETF)规模也逼近1.5万亿元,达到1.48万亿元,20年来规模持续稳健增长。
谈及股票ETF未来发展前景,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徐猛认为,ETF作为一类交易便利、透明、费率低廉的工具,可帮助投资者解决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格漂移、可投资性问题。ETF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已经成为投资者交易、资产配置、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
“今年来看,由于市场处在低位,长期资金流入给宽基ETF,特别是沪深300、上证50ETF带来较多增量资金;后续若市场企稳反弹,弹性相对大、前期调整较多的成长风格和行业主题类ETF,如科创创业50ETF、芯片ETF或将受到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更多的关注;此外,跨境ETF中,目前处于低位的香港市场或相对具备一定机会。”徐猛表示。
盈米基金研究员李兆霆也表示,股票ETF发展前景比较光明。除了机构重点关注大市值的宽基指数外,ETF的产品类型与风格也越来越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境外的QDII ETF基金、红利高股息ETF以及人工智能ETF等,也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相信等待市场企稳回升时,市场将会有更多资金流入股票ETF。”
更为受到市场关注的是,晨星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美股被动基金规模超越美国主动基金。继2019年8月美国被动股基规模超过主动股基后,被动化浪潮跨越新的里程碑。未来中国或也将演绎这一过程。
徐猛表示,随着境内机构投资者占比持续提升,A股市场有效性提高,主动基金战胜指数的难度增加;ETF正逐步成为机构和零售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首选;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基金投资顾问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ETF的发展,境内ETF市场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也有可能超越主动基金的规模。全球来看,过去几年指数化投资非常盛行,是长期发展趋势。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随着市场有效性提升,主动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将越来越大,从而逐渐丧失业绩优势,而指数基金凭借低费率、持仓透明及风格稳定等优势有望获得更多资金青睐,不排除未来会出现与美国市场相似的情况。”黄威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