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琼瑶植入过的心智(念念有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琼瑶以非常琼瑶的方式告别人世,作为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影响中华文化圈的顶流,她影响了整整两代人,让他们沉迷在一个个情爱故事中。
以作品传播来看,除了古典作品,金庸和琼瑶当是华语区翘楚。相对金庸,人们对琼瑶的非议要多一些。被抨击最多的是三观不正。时代在进步,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标准,琼瑶作品确实有硬伤,但也有值得高看一眼的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琼瑶作品里,男女主角都是爱情第一,一切都要为爱情让步,有了爱情,可以冲破家庭、身份地位、阶层,可以冲破舆论围剿,中间要经历重重折磨,有各种狗血情节,一般都会伴随多角恋。但男女双方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一切阻力都是纸老虎,都是反动势力。
这当然不是爱情的真相,也不是男欢女爱通常会发生的情形。但是读者去看琼瑶的作品,是为了学习怎么恋爱吗?
琼瑶是畅销书作家,不能对畅销书作家太过苛刻。琼瑶继承张恨水,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鸳鸯蝴蝶派就是要男欢女爱,讲的都是四脚不着地的爱情,柴米油盐孩子上学读书之类的通通让开。可是这类书就是有读者。连鲁迅都要排队购买张恨水的作品,以满足母亲的阅读需求。
琼瑶和金庸一样,作品大多通过报刊连载,甚至带动报刊销量增长,他们又生活在影视剧时代,两人作品被大量改编,甚至改编多次,就是因为需求太旺盛了,有不少人都是为了读连载小说而去买报纸。
大部分人看小说,看影视剧,不是为了接受教育,不是为了学习文化,而是想要获得情绪,想要释放和满足情绪。
用户不会天真到指望琼瑶剧来指导自己的爱情,也不会指望看了金庸成为武侠大师能跑去混江湖。即使有人比较轻信比较浪漫,但只要稍微接触现实就能清醒过来,那些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者,不是因为作品,是因为他们就是这类人。
琼瑶出生在1938年,新文化运动已经进行了20年,社会风气已发生很大变化,自由恋爱从先锋行为渐渐普及,琼瑶父母就是自由恋爱,但是选择理想伴侣,并按照喜欢的方式生活,一直都不是易事。琼瑶非常敏感,作家基本如此,琼瑶父母对她要求颇高,她自己一直比较压抑,容易有压迫感,有被忽略的感受,她喜欢在作品中做激烈的情绪宣泄,喜欢描写挣脱束缚的情节。这是她感受的侧重点。
琼瑶深受传统文化浸润,她会把诗词歌赋里的意境,具象化在作品里,追求美好的没有利益前提的爱情,“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是琼瑶贯穿所有作品的价值观。一切利益捆绑都肮脏可耻,主角都是完美的纯爱战士。
琼瑶的一生相当励志,她不是沉迷在男欢女爱中,她一辈子都在勤奋的描绘纯爱战士,她两次高考都没能考上,结婚生子,抱着哭闹的孩子还要写个不停,即使母亲责骂也不停下来,最终靠文学才华成为一代教主,她一生勤奋,已到暮年依然笔耕不辍,《梅花英雄梦》今年6月份出版,耗时七年,长达80万字,她为此发视频推销。
琼瑶主张真爱,和动辄以彩礼衡量,鼓吹金钱权势结合的爱情,是个很大进步。难道爱情不值得追求吗?掺杂物质、贪念的各种欲望已经存在太多,不需要反复强调。如果想要了解现实世界,可以去看法制频道,看征婚和离婚类节目。一个作家的焦点只可能集中在一个领域。
笔者小学初中时,即使在偏僻的乡村,生活相当艰难时,也能接触到王度庐、金庸和琼瑶的作品,人们只是将此当作消遣。但笔者还是沉迷于琼瑶作品带入的《诗经》句子,这些漂亮的句子是古老文化带来的问候,琼瑶喜欢用古诗词,相当于侧面带动古诗词普及。
当笔者大学毕业之后,那些年少时曾感动过的文学作品,却难以再读下去,包括中外名著。不同年龄段兴趣发生变化,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历史类和非虚构作品。但是年少时阅读畅销书的情形,心情随着情节跌宕,依然如在眼前。这就是琼瑶们植入进来的心智。